偷拍亚洲色图,亚洲成人不卡,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亚洲同志男男gay1069网站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市場之手與政府之手——青島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赴杭州合肥考察記

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區域就沒有離開過中國經濟的核心舞臺。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鄉鎮企業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的浦東開發,從新世紀崛起的電商之城,到近兩年風投之城合肥、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城市競合中,長三角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2024年,長三角三省一市GDP合計33萬億元,是中國第二大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倍多。長三角以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中國25%的GDP。

近兩年長三角比較受人關注的無疑是杭州與合肥兩座城市。

2025年春節,隨著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以及Deepseek的發布,杭州“六小龍”火遍大江南北,從始于20年前的“電商之都”,到如今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高地,人們驚訝于杭州每一次的華麗轉身。

合肥近幾年的表現同樣備受矚目。最近發布的2025新一線城市名單中,合肥從上一年的第15位躍升至第11位。在過去三年人口紅利從增量變存量的大環境下,合肥逆勢成為近3年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并成為最新的GDP過萬億、人口過千萬的“雙萬”城市。

這兩座城市引人關注之處還在于,同樣是取得成功的兩座城市,但杭州與合肥的發展路徑卻迥然不同。有人評價,杭州的成功靠的是市場主導的發展路徑,主要依靠的是“市場之手”,而合肥的成功則走的是一條政府主導的發展道路,主要依靠的是“政府之手”。

2025年4月21日至25日,青島市企業聯合會組織20多位政府部門和企業相關負責人組成的青企聯新質生產力考察團,走進杭州、合肥,開啟了5天短暫而又收獲豐富的考察,試圖揭開這兩座城市的成功密碼。

一、杭州篇

青島市企業聯合會聯合青島浙江商會,為青島企業家在杭州的考察做了精心安排。兩天時間參觀和交流的企業就有近10家,其中既有近幾年成立的六小龍企業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也有成立20多年與阿里同時代的企業,如全球最大安防設施生產企業海康威視、全球最大的手機鏡頭生產企業舜宇光學。還有成立于改革開放之初、早已進入中國民營500強的西子聯合控股、正泰集團這些民企巨頭。這些企業的掌門人,既有90后新生代企業家,如宇樹科技的王興興。也有70多歲仍活躍在一線的老一代企業家,如杭州市企業聯合會會長、西子聯合的王水福。從企業性質上講,既有國有控股,也有民企和外企,但無論哪個時代哪類企業,都在杭州這塊土地上充滿生機活力,呈現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繁榮景象,這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進杭州市濱江區峰達創意園,這是一個老廠房改造的產業園區,占全球具身機器人70%銷量的宇樹科技就隱身在此。來之前就聽人說,到這里參觀經常會看到內測的機器狗和參觀者一起爬樓梯。在殘缺不全的水磨大理石樓梯上拾級而上,你就會相信此言不假。走進展廳,展臺上排列了大大小小10多種機器狗,人形機器人在展廳表演著各種動作并與參觀者握手。考察中了解到,成立于2016年的宇樹科技,7年的時間就超越了有30多年機器人研發歷史的美國波士頓動力。這個超越一是核心技術的超越,短短幾年時間,宇樹科技就實現了從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關鍵核心零部件,到高性能感知以及運動控制算法的全自研;二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據介紹,宇樹人形機器人的價格為9.9萬元,是特斯拉同類產品價格的十分之一。而一個宇樹機器狗的售價只有1萬元,是波士頓動力同類產品售價的五十分之一,憑著這樣的性價比,宇樹機器人2024年在海外市場占有量達到70%。

參觀的另一家六小龍企業云深處科技同樣是在一個老舊廠房改造的園區。與宇樹科技主打科研與消費的應用場景不同,云深處深耕的是工業應用場景,與國家電網等合作開發定制化方案,在中國率先實現變電站四足機器人全自主巡檢,產品占到國內市場的80%。

從宇樹科技的“消費級霸主”到云深處科技的“工業級專家”,杭州已經站上世界機器人全域產業的高地。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暨軍民在與青島考察團交流時表示,杭州眾多的科技企業中,之所以把其中6家企業稱為“六小龍”,就是因為這些企業在各自領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并實現了技術引領甚至超越。

比如,研發全球首個便攜式高精度腦機接口的強腦科技,成為與馬斯克的Neuralink并列融資超2億美元的腦機企業,已實現10萬臺量產;擁有全球最大3D模型數據庫的群核科技,為AI機器人提供交互基礎。核心產品酷家樂平臺覆蓋200個國家,5100萬用戶,年交易額突破千億級;至于發布了DeepSeek通用大模型的深度求索已世人皆知,大模型訓練成本僅為OpenAI的1/30,成本降低90%-95%,間接突破美國芯片制裁限制。

有人把杭州六小龍比作國運級的新質生產力代表,而且是杭州從0到1孵化出來的企業,佐證了杭州這個市場化的無形之手的巨大能量。

對市場的先知先覺,其實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之初的杭州。

在杭州期間,考察團一行走進了有40多年歷史的西子聯合控股,與公司創始人王水福面對面交流。

1976年,21歲的王水福到一家叫做筧橋花園村農機廠的工廠做學徒,這就是西子聯合控股的前身。當年這家工廠生產的是農機配件,如今西子聯合已連續21年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24年營收達337億元。成為國內知名電梯生產企業、盾構機生產企業,也是C919大飛機的重要供應商。

從筧橋花園村農機廠到西子聯合的蛻變,來自1981年一個小小的機會。那年,王水福偶然獲得一臺貨梯訂單,毫無電梯制造經驗的他本來可以放棄,但王水福卻把它當作一次難得的轉型發展的機會。他帶著工人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用盡各種辦法以純手工的方式打造了一臺電梯。多年之后,王水福就是憑著這樣積累起來的經驗與市場,與世界上最大的電梯制造公司美國奧的斯電梯實現從合作到合資,最終成長為中國最知名的電梯生產企業之一。如今,西子聯合生產一臺高端智能電梯只需要1分鐘。

堅守長期主義,堅定向上生長,正是王水福和他的西子聯合40多年不斷躍升的秘籍。

在一下午的座談中,王水福還講了一件事,再次驗證西子聯合的長期主義。

2009年,剛剛起步的西子航空中標了C919艙門工作包,“當時中標兩扇小門,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也難以養活一個企業,但我認為這是為企業打開了發展航空產業的大門,具有戰略意義。”王水福這樣認為。

從2009年到2024年,盡管兩扇小門無法讓西子航空實現盈利,相反每年虧損都達上億元,但這絲毫沒有動搖王水福的決心。15年中,王水福累計投入航空產業研發資金十幾億元,并將這些成果進行認證,累計拿下344張與飛機制造相關的工藝體系認證和287項專利。2024年底,西子航空憑著15年的堅守與積累,成功中標C919大型客機中機身裝配和零件制造工作包,成為C919大飛機唯一一家民營供應商。這次中標的中機身和當年中標兩扇小門有著天壤之別,中機身屬于飛機的核心段,連接前機身、中后機身、機翼和主起落架,是整架飛機中結構最復雜、載荷最大的部件之一。

王水福說,這15年走得很苦,但高端制造這條路上不擁堵。如果老老實實把產品做好,一個機型未來三五十年結構件不會有大變化。中國是全世界飛機需求量最大的國家,這將奠定這個企業未來三五十年的基礎,當下是中國高端制造業千載難逢的機會。相對于未來三五十年的穩定客觀收益,這15年的堅守不算啥。

與西子聯合處于同一時代的還有正泰集團。

走進正泰集團杭州自動化工廠的展廳,公司40年的發展腳印歷歷在目。你很難想象,這家成立于1984年、1萬元產值起步的生產電源開關的作坊,2024年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780億元,成為中國工業電器龍頭企業和新能源領軍企業。在2025年2月中央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與宇樹科技王興興都是其中的浙江企業家代表。

1984年,中央下發“一號文”,鼓勵農民興辦企業。南存輝把自家的房屋折價5萬元作為投資,創辦了樂清縣求精開關廠。

名字叫求精,質量上就不能含糊。在那個時代,不少企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南存輝卻從上海“三顧茅廬”請來退休老工程師建起全國第一個民營企業熱繼電器實驗室,并獲得了溫州市首批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步入發展快車道。

與西子聯合一樣,向高處生長也是正泰幾十年來始終追求的目標。2011年,正泰用3年時間投入近2億元研發成功國內首臺太陽能電池關鍵生產設備,實現向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此后,正泰以科技研發為產品升級手段,逐漸攻克電力控制、軌道交通、環保等過程自動化領域,以成為全球首家光伏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為標志,實現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成為亞洲最大的低壓電器生產企業。

新企業拔節生長,老企業歷久彌新,杭州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曾任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多年的周國輝,寫了一本名為《有為與有效》的書,在書中提出一個“公式”:杭州的成功=政府(陽光)×市場(土壤)×人才(種子)×文化(氣候)。這四個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構建起一片滋養創新的“熱帶雨林”。

也有人把以上公式形象地比作“金木水火土”。

金——耐心陪跑的“真金白銀”。杭州先后組建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和杭州并購基金三大千億母基金,為杭州科創企業成長提供關鍵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國有產業基金在科技企業中嚴守不介入經營、不要求對賭、不設定退出期限的“三不原則”。去年,杭州又提出“三個15%”科技投入政策,即市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長15%以上,新增財力15%以上用于科技,產業資金15%投向新質生產力,從制度層面確保耐心資本。

2018年,杭州一個考察團在美國波士頓的一間簡陋的地下室里找到強腦科技,隨即將其引入杭州,市級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先后接力投資,成為與馬斯克同類公司并列的獲得投資基金最大的腦機接口公司。

云深處科技負責人姚恒燕介紹,“杭州六小龍”有一些共同的標簽:都是年輕科技人才創辦的民營小微企業,都處于風險和機遇并存的人工智能最前沿領域,投入大、周期長、未來收益不確定性高,但杭州市政府始終慷慨解囊,為企業化解“后顧之憂”。

木——打造創新人才棲身的梧桐樹森林。這個森林就是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高水平大學和之江實驗室、良渚實驗室等省實驗室,以及形成的“學科+平臺+產業”的杭州模式。與浙大相隔一條馬路的紫金港科技城,與西湖大學相隔一街的云谷,處于浙大和西湖大學之間的未來科技城,三個城連起來構成了杭州的創新大廣場。浙大校友就是為這個創新森林提供養分的“根系”。據統計浙大校友擔任主要負責人的企業占據了杭州科技企業半壁江山。深度求索的創始人梁文鋒曾就讀于浙大電子工程系,其團隊成果正是基于浙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積累。群核科技的兩位創始人陳航和黃曉煌,則是在浙大宿舍的“臥談會”上萌生了云端算力革命的靈感。

杭州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浙大本身就是全國高校里創業率最高的,且遠遠領先于第二名,“每個浙大學生在校期間都會被竺可楨老校長的靈魂提問反復拷問:‘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么?第二,將來畢業后要做什么樣的人?’。浙江大學在全國率先創新實施創業學分制度,學生可以以創業項目替代畢業論文,教師可以保留教職參與企業運營。也許正是如此,讓浙大學子能更早地發現自己的使命,并為之努力拼搏”。

水——打造海納百川的容錯機制。杭州積極培育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和防范風險的制度環境,保護科研人員創新合法權益。比如,杭州法院對科技企業糾紛實行“三審慎原則”——慎用賬戶凍結、慎發限制消費令、慎列失信名單,企業破產清算周期比全國平均水平縮短48天。杭州“六小龍”創始人中多人曾有創業創新失敗經歷,但依然能獲得資本再信任、再投資。此外,杭州還定期舉辦“創新失敗案例分享會”,鼓勵企業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在“六小龍”的成長過程中,失敗被視為創新的必經之路。根據杭州市科技局的統計,2022年杭州共有超過1000家初創企業獲得政府容錯支持。其中,云深處科技在初期嘗試了多種機器人應用場景,最終才找到了智能巡檢和應急救援等高價值領域。

火——政府和資本為推手,讓企業縮短創業期,從默默無聞迅速走向世界矚目,如兩次策劃上春晚的宇樹科技機器人,以及在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徐佳玲通過大腦操控“強腦科技”生產的智能仿生手點燃主火炬的場景。所有這些策劃,都使杭州科技企業受益匪淺。

土——悉心厚植的創新沃土。杭州圍繞打造“青年發展之城向往之地”,提供人才補貼、實習津貼、住房補助、安心生活等系列政策“禮包”,頂尖人才可獲得800萬元購房補貼。2020-2024年累計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超180萬人,名列全國首位?。此外,杭州海外人才凈流入率多年蟬聯全國第一,連續14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近日,胡潤第八次發布U30中國創業先鋒榜單,杭州成為最受中國U30創業者青睞的“創業之都”。

西湖大學則創新實施科學家持股計劃,允許教授團隊在衍生企業中持股70%,遠超傳統高校15%至30%的比例。2023年,西湖大學已有11家由教授創立的企業獲得融資,其中3家企業估值突破10億美元。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暨軍民提到這樣一個數字:100元營收的成本,杭州是78元,而周邊相對發達的省份也要89元,這就是杭州營商環境的生動體現。他還介紹,杭州注冊企業,99.9%的企業都是云上辦的,99%的一天完成,90%的企業當天發許可證。杭州招商已進入4.0版,他進一步介紹,招商引資1.0版是政府招商,2.0版是以商招商,3.0版是中介招商,4.0版是依靠生態鏈招商。

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日前發布,浙江以106家企業上榜,連續26年穩居各省市榜首,而杭州以36家企業上榜,連續22年居全國城市首位,體現了浙江、杭州營商環境的持續繁榮與活力。

二、合肥篇

在抵達合肥的當天下午,合肥市青島商會為考察團組織了一場兩地企業座談會,盡管參加座談的多數是商會的會員企業,但卻讓企業家重新認識了合肥。

長鑫存儲,中國唯一打破美韓壟斷,能夠自主設計并量產DRAM的企業;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肥最重要的科研機構之一,建設了包括人造太陽在內的多個大科學裝置;

維信諾,AMOLED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企業;

清新互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國隱形獨角獸;

水性科天,把一個“人造皮膚”專利賣了12億歐元的高科技企業;

此外,還有國內網絡安全龍頭企業天融信,衛星通訊和低空經濟領域擁有核心技術的宇疆科技,以及擁有超導核心技術的禾豐科技等。

一個普通的“老鄉會”,竟然聚集了這么多的前沿科企,這讓我們對合肥這座“科里科氣”的城市有了初步認識。

隨后的幾天里,考察團一行參觀了國內語音識別技術領軍企業、中文語音技術覆蓋70%市場份額的科大訊飛,考察了近兩年業內出名的人工智能產業園——科大硅谷。

參觀了集中國內多個大科學裝置的合肥科學島,最后一站是全國第一個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展館——安徽創新館。

稍微梳理一些數據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合肥竟然是中國大城市中近20年進位速度最快的一座。2005年,合肥GDP在全國排名還在第75位,到2015年就晉升第30位,2024年更是躋身全國19強。自2020年GDP過萬億元以來,合肥的發展更是進入一個加速狀態,2020年至2024年,合肥GDP從10045.72億元增加到13507.7億元,成為萬億俱樂部城市中GDP增幅最快的城市。

除了GDP,人口情況更能反映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在中國人口開始進入下降通道的2022年至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卻增加了53.7萬人,成為這3年人口增量最大的城市,邁入千萬人口特大城市行列。

從GDP過萬億再到人口過千萬,合肥成為中國第16個“雙萬城市”。專家表示,“雙萬”對城市來說是一個重要指標,牽涉到國家相關政策的傾斜度,這一指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已成為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一個維度。

合肥,做對了什么。

仔細梳理合肥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你就會發現,合肥既沒有歷史名城積累的資源優勢,也沒有沿海城市改革開放的先發優勢。但支撐這座城市不斷破壁生長的是一種城市精神,一種把每一次偶然機會變成城市發展重大機遇的精神。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合肥就借助本土幾個家電企業,發展了榮事達、美菱、天鵝等多個國內知名家電品牌。2000年后,合肥確定“工業立市”的發展方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包括海爾、長虹等在內的一大批國內品牌家電企業,合肥家電產業的發展進入快車道。從2011年起,合肥超越青島、佛山等城市,成為中國最大家電生產基地。到2024年,以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為標志的中國家電四大件,每四臺就有一臺是“合肥造”。

如果說把家電產業做成中國第一是合肥從無到有創造的第一個城市發展優勢,那么以家電產業為基礎的產業升級,則再次體現了合肥的城市精神。

2008年,合肥遇見京東方,面對當時中國家電企業少屏缺芯的狀況,合肥市政府拿出最大的誠意,表示寧可暫緩籌劃多年的地鐵建設,也要拿出60億元支持京東方建設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而當年合肥的地方財政收入才160億元。

引進京東方,開啟了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崛起之路。新東方的落戶,不但助力合肥在2011年成為中國最大家電基地,更成功吸引彩虹液晶玻璃、美國康寧、視涯科技等上下游企業,成為全國最大顯示屏產業集群,集聚上下游企業180余家,從業人員近4萬人,產業規模、營收超千億元,形成“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

解決了少屏的問題,合肥又將目標轉向缺芯的問題上。

存儲行業是半導體行業的第二大細分市場,其中內存芯片(DRAM)占大頭,中國雖是內存芯片最大應用市場,但在長鑫存儲誕生之前,始終未能掌握制造技術,每年單一產品進口就達600億美元。

2016年,長鑫存儲母公司與合肥市政府接洽,初步估算項目總投資需要1500億元,放在安徽省也是當年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合肥市政府最終決定,承擔整個項目75%的投資來保證長鑫存儲落戶。項目于2017年3月開工,10個月后建成投產,創造了世界芯片企業最快建設紀錄。

今年,長鑫存儲產量將占到世界市場12%的份額,成為全球四大DRAM生產企業之一。

合肥市政府還約定,長鑫存儲的運營成熟時,政府的股權可由運營方收購。合肥市政府創造性地“以投帶引”的模式不但解決了合肥家電產業缺芯少屏的卡脖子難題,讓合肥實現了產業升級。

合肥更把這種模式應用到更多的產業布局中。

2020年,支撐了中國經濟20年快速發展的房地產業走過巔峰時期,許多城市在尋找下一個堪比房地產業的風口。合肥給出了自己的判斷,那就是新能源汽車。

2020年,蔚來陷入財務危機,賬面現金僅剩8億多,蔚來掌門人李斌接洽18座城市未果后,合肥作為第19座城市果斷出手。合肥市政府聯合安徽高新投、國投招商等向蔚來中國投資70億元,初期持股24.1%。蔚來落戶后,不但起死回生,還帶動江淮、比亞迪、大眾等整車企業及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集聚。

在合肥長豐縣下塘鎮,這個三年前還以燒餅聞名的鄉鎮,如今已成為比亞迪全球最大生產基地——50秒下線一輛新能源汽車,2024年產量突破95萬輛。這座超級工廠不僅帶飛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更催生了全國首個縣域汽車產業集群。

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37.6萬輛,增長81%。新能源汽車帶動合肥新能源集群規上企業703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2家,億元以上企業100家,集群產值突破4700億元。合肥的目標是到2027年,新增10家百億規模零部件企業,新能源汽車產能超300萬輛,集群營收超7000億元。合肥以70億元投資蔚來,多年以后將形成“整車+零部件+后市場”的近萬億產業集群。

在合肥的帶動下,2025年第一季度,安徽以76.17萬輛的汽車產量成為全國第一汽車制造大省,上演了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雙冠神話”。

近幾年來,合肥市通過加快“創投城市”建設,迭代“以投帶引”打法,累計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投入資本金超過1600億元,投資項目超1500個,帶動項目總投資超過5300億元,僅2021年當年就有9個百億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落地。

如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接近六成,新能源汽車、光伏、新型顯示、智能家電、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六個千億級產業拔節壯大。2024年,合肥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2.5%左右。

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合肥也在加大未來產業的布局。

2024年9月,在安徽省公布的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擬籌建名單中,合肥分別有量子科技、商業航天、通用人工智能、新型儲能、生物制造5個未來產業先導區入選。這些先導區建設有的已經初具規模,如量子科技領域,合肥已經聚集了中電信量子、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60多家企業,占安徽省80%以上,居于全國領跑地位;在商業航天領域,合肥產業布局早,投入資源多,僅合肥高新區就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約140家,具備軌道全覆蓋與產業鏈完善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優勢;在新型儲能領域,合肥已初步形成產業基礎,集聚了以派能科技、陽光電源、國軒高科、巡鷹新能源等為代表的儲能領域龍頭企業,形成了“設備原材料+儲能電池+儲能系統+多元應用”的全鏈條集群式發展格局。

針對未來產業不確定性高、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點,2025年3月,合肥提出設立100億元未來產業基金,建立“投資補貼和風險補償”雙重機制,為未來產業打造充分的“試驗田”。

三、沒有終點的思考

青島市企業聯合會組織的杭州、合肥之行為考察團成員留下深刻印象,成為大家持續討論的話題。

大家一致認為,在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競技場上,杭州與合肥的發展道路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路線:杭州以“市場活力+數字賦能”為引擎,孕育出DeepSeek、宇樹科技等“六小龍”為代表的創新企業集群;合肥則以“國資引領+科創驅動”為核心,打造了“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杭州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市場主導的“熱帶雨林”生態,政府扮演的角色是“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園丁式”服務者,其核心在于通過制度設計激發市場內生動力,形成企業自主生長的雨林生態。

合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引領的“產投閉環”體系,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以投帶引,變招為營”的“戰略型”投資者。其精髓在于政府以國有資本為杠桿,撬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

杭州的堅持在于將政務服務像毛細血管一樣延伸至每一個“商務社區”,通過“企業服務百事通”小程序這樣的數字化終端實時響應企業需求,打造“不需要企業家知道魚頭應該朝向誰”就能辦成事的市場生態。

合肥的成功體現在對風險的科學包容。其種子基金允許最高50%的虧損率,天使基金風險容忍度達40%,績效評價按整個基金生命周期評定而非單個項目。這種機制解放了投資團隊的心理負擔,使合肥天使基金累計支持項目達447個,培育出高新技術企業超130家。

大家還認為,兩種模式背后是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不同探索,最終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深度理解各自城市未來發展的需求與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在此基礎上尋找最大的結合點,通過優化生產關系釋放新質生產力。

兩座基本條件迥異的城市,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青島應該從兩座城市中汲取哪些成功的經驗?對這一話題的討論目前并沒有定論。但更多的人認為,城市間的學習,不應是簡單模仿,而是基因重組,青島站在杭州的市場活力與合肥的政府魄力的交匯點上,應該尋找一條屬于自己的“第三條道路”。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昌县| 泾川县| 横峰县| 镇雄县| 洛阳市| 葫芦岛市| 岗巴县| 海伦市| 泽库县| 周宁县| 平昌县| 和静县| 喀什市| 彩票| 健康| 汉沽区| 太仆寺旗| 文山县| 枞阳县| 酒泉市| 新宾| 静安区| 武威市| 宣城市| 陆川县| 龙口市| 蓬溪县| 余干县| 凉城县| 张家川| 承德市| 雅江县| 邯郸市| 沾化县| 大化| 马公市| 阿城市| 崇仁县| 上饶县| 堆龙德庆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