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島非銀行企業債券市場表現活躍,多家企業通過創新型債券發行實現融資突破,發行規模屢創新高。海爾智家成功發行20億元科創債、青島城投集團定價7.5億美元境外債、全國首單海底隧道類REITs落地……這股發債熱潮的背后,是青島非銀行金融力量的強勢崛起與精準賦能,有效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
首單科創債落地,賦能科技創新
為響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的號召,6月17日,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科技型企業,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5海爾智家MTN002(科創債)”,標志著青島市首單科技創新債券落地,這是青島市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動實踐。
據悉,本期債務融資工具是山東省首單同時貼標“綠色+兩新+科創”的債券,發行規模20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66%,創該企業同期限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利率新低,體現了市場各方對該單債券的高度認可。本期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用于置換發行人下屬子公司近三個月內或補充未來兩個月內購買高效節能家用電器原材料的自有資金支出,不低于30%資金用于“兩新”領域,不低于50%資金用于發行人下屬科技創新型企業子公司使用。
首單海底隧道類REITs,盤活國有資產
5月12日,由陸家嘴信托擔任受托人和發行載體管理機構的“久實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青島國信膠州灣隧道定向資產支持票據(類REITs)信托”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
據了解,該項目是全國首單海底隧道類REITs,也是青島市首單類REITs。項目總發行規模16.01億元,期限不超過12年,優先級票面利率2.34%,創下山東省類REITs發行利率新低,市場投資者反響熱烈、踴躍認購,充分體現了資本市場對國信集團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該項目成功發行,有利于盤活地方國有企業的存量非流動資產,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助力國資企業高質量發展,在豐富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也為企業資產盤活開拓了新思路。
境外債券新突破,投資者結構多元化
今年4月,青島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境外子公司香港國際(青島)有限公司成功定價3年期7.5億美元高級無抵押境外債券。
據了解,該筆發行不僅是2023年以來地方國企最大單筆美元債融資項目,亦延續了集團三年前創下的同幣種發行規模紀錄。除傳統國際投資人積極參與外,本次發行還成功吸引約20家中資非銀/非券商金融機構,最終賬簿覆蓋96家多元化投資人,在投資者結構多樣性方面再創標桿。此次發行以強勁的市場認購動能,為國際債券市場提供了重要定價參考。
非銀力量崛起,精準服務實體經濟
作為傳統銀行體系的重要補充,非銀金融機構——包括信托、理財、消費金融、金融租賃、財務公司及資產管理六大類——正通過差異化服務填補市場空白。
目前,青島已匯聚11家非銀及資管機構,形成多層次金融服務網絡。今年以來,這些機構積極響應戰略部署,依托專業優勢大膽創新,多個“首單”“首筆”突破性業務相繼誕生,通過資產證券化、跨境融資、科創專項債等工具,將資金精準導向科技創新、城市基建、綠色轉型等關鍵領域。青島非銀金融版圖正以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突破傳統融資邊界。
政策協同發力,推動科創債落地見效。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債券推進工作,將落實好科技創新債券政策作為做好金融市場工作和落實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抓手,多措并舉推動“三類主體”科技創新債券落地見效,加強與市地方金融局、科技局、工信局等相關部門及區(市)政府的協同聯動,在企業需求摸排、政策宣講、走訪對接、擔保增信等方面形成合力,并共同研究擔保增信、財政獎補等配套支持政策,著力將更多優質金融資源引入科技創新領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