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城控股2023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7.68億元,凈利潤24.14億元,每股收益1.01元,毛利27.69億元,市盈率24.81倍。此外,在機構評級方面,65家券商給予買入建議,19家券商給予增持建議。
從報告可以看出,在房地產行業最為艱難的時刻,新城控股依托商管給力輸出以及房地產板塊的全力回款沖刺,在上半年實現了正向盈利,已從容越過市場調整期險灘激流,留下了一抹“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美麗帆影。
商業半年收租52億元
在地產發展大環境不利的局面下,新城商管的業績貢獻正在逐步提高。其中,2021年中期至2023年中期,新城控股來自于商管出租及管理收入分別為36.4億元、43.79億元、48.65億元,占比分別為4.6%、10.23%、11.65%。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新城控股商業運營總收入為52.01億元(即含稅租金收入),同比增長10.24%,包含商鋪、辦公樓及購物中心的租金、管理費、停車場、多種經營及其他物業出租及管理費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新城吾悅廣場開業數量在我國境內外上市公司排行第一。此外,新城吾悅廣場的優勢不僅體現在保有數量、開業面積上。在物業、招商、運營體系上獨具特色。
據數據,至6月30日,新城吾悅廣場已完成143個大中城市、205個綜合體項目的布局。其中已開業146座,開業面積達1367萬平方米。上半年,租金收入48.38億元,同比增長10.06%。出租物業的平均出租率達到95.22%,其中位于海南、貴州、甘肅的4個出租物業出租率達到100%。商戶銷售收入達388億元、活躍用戶1358萬人。
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曉松對外表示,“要著重發展經營類業務,確保完成全年新開業吾悅廣場20座、全年商業運營總收入110億元的目標。”
雙輪驅動杠桿較低
新城控股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經營模式以自主開發銷售為主。據財報,報告期內,新城控股秉持“住宅+商業”雙輪驅動的運作模式,以上海為中樞,長三角為核心,現已基本完成全國重點城市群及重點城市的布局。
至6月30日,新城控股經營活動現金流的持續凈流入,上半年實現回款金額485億元,回款率達到114%。其中,得益于商業地產充裕的現金流,新城有足夠的現金能力完成對到期債務的履約兌付。據悉,新城控股2023年全年需償還境內外公開市場債券達117億元,其中1月-8月,已如期償還境內外公開債達97億元,年內僅剩一筆CMBS待償還。
此外,據財報數據,至6月30日,新城控股整體平均融資成本為6.41%,較2022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截至報告期末,新城控股獲得各大銀行給予的集團授信總額度1156億元,其中公司及子公司已使用授信307億元,新城控股可以在上述授信總額度內開展融資。
綜上可以看出,新城控股資信情況良好,剩余授信額度充足。至6月30日,新城控股在手現金285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74.34億元;凈負債率49.52%,杠桿水平保持低位。
具體來看,5月22日,新城控股旗下新城環球在境外發行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抵押固定利率債券。該筆美元債券為2023年3月以來唯一一筆房地產行業境外新發債。也是純公司信用高級無抵押的普通美元債。
美元債新發不到一個月,新城控股以“央地合作”增信模式完成了一筆11億元公司債的發行,綜合票面利率為5.65%。該筆債券是由中證金融、地方擔保公司及證券公司等多家機構聯合創立的信用保護工具,也是“央地合作”江蘇首單、全國第五家房企。
此外,受益于商業地產類消費基礎設施REITs政策。2023年前8月,以新城吾悅廣場為抵押的經營性物業貸及其它融資約110億元,另還有近40座已開業未融資新城吾悅廣場,對應投資性房地產估值約350億元。
穩健發展未來可期
作為示范性優質房企,新城控股響應“保交樓、穩民生”的要求,將“保交付”工作列為公司運營管理的重中之重,僅上半年已組織交付超5萬套物業,也進一步提振了品牌的信用和市場號召力,為公司的資金快速回籠奠定了重要基礎。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新城控股業績會正好在京滬等地‘認房不認貸’政策發布后。其中,從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來說,相比同期呈現了超過20個百分點的下降。但這一點其實好于全行業。即在市場降溫和調整中總體上得到了積極的把控,也有企穩的基礎。”
嚴躍進提到,比較關鍵的一點是,“全口徑資金回籠率為114%。該指標說明房企對于資金回籠的狀況是不錯的,具有非常好的導向。”他進一步指出:“從財務數據上看,此次也提及了收入、凈利潤和經營現金流等。總體上此類數據指標和銷售指標是有相似性的。我們認為,類似經營數據出現了一定的下降,也和市場本身的調整有關系。所以核心要點還是在于現金流和企業經營狀況的穩定。后續預計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復蘇,企業收入狀況和投資者回報等指標有進一步轉好的可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趙彭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