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義義)3月22日晚,省政府召開全省危險化學品涉爆粉塵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緊急視頻會議。全省會議后,我市接續召開會議,認真分析全市危化安全監管形勢,安排部署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我市危險化學品管理的基層基礎還不牢固,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還不到位,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松懈怠,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大意。要堅決守住“發展絕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清醒認識危化品管理面臨的嚴峻形勢,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堅決克服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緒,嚴格落實責任,認真履行職責,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好國務院安委辦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部署,堅定不移對危險化學品安全進行重拳整治,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執法監督檢查,做到真抓、真管、真落實,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會議要求,深刻吸取江蘇省鹽城“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抓好危化安全監管工作。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市安委會辦公室下發的《關于深刻汲取江蘇鹽城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教訓,開展全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要求迅速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大檢查,原則如下:
一要明確職責分工。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管理、重實效”的總要求和“部門監管、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分工原則,采取明查暗訪、突擊檢查、回頭檢查、專家會診等多種方式,綜合運用經濟處罰、暫扣或吊銷證照、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查封或扣押、停止供電、媒體曝光、掛牌督辦和約談警示等措施,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隱患,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公安、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市場監管、城市管理、農業農村、商務、教育、衛生健康、消防和其他各部門要各負其責、協調聯動,對監管行業內涉及的危險化學品進行全面檢查。
二要突出檢查重點。重點檢查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制度、操作規程、變更風險管控、特種設備管理、消防安全、應急處置是否健全落實;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生產裝置、高危生產活動和危險化學品罐區、倉庫、管廊等重大危險源、作業過程安全風險是否安全可控;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或者儲存數量構成重大危險源的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與學校、醫院、居民區等重點目標的距離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自動控制系統是否依規按章設計、運行、維護;作業現場管理、安全警示標識標牌是否科學有效;動火作業、受限空間作業、檢維修作業、承包商管理等重點作業環節是否是否規范要求,并落實提級管理、提級審批、第三方監護等規范要求;停產復工企業是否具備開工復產條件,并組織專家對開工復產計劃進行審查指導;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車輛是否使用電子運單系統,是否按規定線路運行,是否經過非法改裝,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設施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特種設備是否符合規范標準要求,并辦理使用登記、定期檢驗等。
三要強化隱患整改。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實行“零容忍”,不搞“下不為例”,堅決依法予以處罰,并跟蹤落實整改。對于重復出現的問題和隱患、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未完成隱患整改的,要依法從重處罰。對于責令停產停業整頓、責令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責令停止建設、吊銷有關證照、關閉的,要按有關規定迅速啟動行政處罰程序,及時予以處理。對自查自改不認真、隱患整治不徹底,大檢查責任不落實、組織不得力、執法不嚴格的,嚴肅追究企業和有關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因責任和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事故發生的,要倒查責任,依法嚴肅問責。
西海岸新區精準排查危化品隱患年內查獲打擊15起非法經營危化品案
“春季攻勢”倆月查獲359噸非法危化品
本報訊(記者 趙震 通訊員 朱有祥)涉港危險貨物非法倉儲、醇基燃料非法經營、小商販走街串巷非法加裝汽油及其他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行為,存在極大安全風險,極易造成較大社會危害,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記者從青島西海岸新區應急管理局了解到,2019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應急管理局深入分析危化品領域存在的安全隱患,多部門協同,雷霆出擊,強力開展危險化學品領域春季“嚴打攻勢”,精準打擊各類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行為,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連續密集查獲打擊了15起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案件,查獲涉港危險化學品、醇基燃料及汽油、硫磺、叔丁基硫醇等危險化學品359.64噸,涉案貨值185.6萬元,行政處罰罰款180.657萬元。“春季攻勢”嚴厲打擊了危化品領域的違法行為,極大消除了潛在安全隱患,取得了突出的階段性戰果。
安全生產法治保障體系顯身手
各類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行為,隱蔽性強、流動性大、危險性高,涉案當事人對所從事違法行為的危害程度及面臨的后果較為清楚,對安監執法人員的調查經常拒不配合,案件查處難度較大。為迅速嚴厲打擊涉嫌違法行為,及時啟動新區工委管委建立的“安全生產法治保障體系”,發揮了積極保障作用。尤其是區公安部門的主動參與、積極作為,對拒不配合調查的涉案當事人,運用法治手段強勢介入,在查扣涉案車輛、傳喚當事人、固定證據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新區安全生產法治保障體系的有效運行,使公安、司法等綜合法治部門與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綜合執法等執法部門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實現了對違法案件聯合查處、聯合懲戒,為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非法行為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確保了案件查處到位、涉案當事人處罰到位,嚴厲打擊了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的“黑色產業鏈”,從根本上消除這一嚴重危害新區公共安全的隱患。
鏈條摸排精準清除安全隱患
針對新區范圍內危險化學品領域非法違法行為特點,區應急管理局運用“全域統籌系統思維”,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對非法倉儲涉港危險貨物、非法經營醇基燃料、非法加裝汽油等違法行為,分類施策,依黑色產業鏈條“順藤摸瓜”,實施精準打擊,組織強兵勇將定點清除潛在安全隱患。
在涉港危險化學品“打非”工作中,充分利用青島市危險貨物運輸電子運單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實行港內港外聯動,由青島港每天統計入港危險品車輛情況,對一天內多次進出前灣港的車輛進行重點關注,通過電子運單系統查看行車軌跡,對車輛頻繁停靠的場站進行關注,重點盯防,1月下旬查處2個場站非法倉儲經營危化品行為、2月份查處3個場站非法倉儲經營危化品行為、3月份查處2個場站非法倉儲經營危化品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醇基燃料的“打非”工作中,確定了“從摸排使用環節入手,進而倒追儲存銷售環節,再行調查生產廠家”的工作思路,通過摸排使用環節,短時間內成功查處5起非法行為,有力威懾了違法行為,據了解反饋有原本計劃參與從事醇基燃料儲存經營的當事人已聞風打消了念頭。
屬地鎮街地毯式摸排擴戰果
危險化學品非法儲存經營的地點多隱藏在廢舊廠房民房、城鄉結合部的廢品收購站、村居改造居民搬遷后的院落等隱蔽場所。為實現危化品領域“打非”戰役全面勝利,必須充分發揮屬地鎮街的作用,充分發動鎮街的村居、社區以及社會治理網格員,對鎮街區域實施“村不漏戶、戶不漏屋”的“地毯式”摸排,真正打一場人民的戰爭。在打擊非法加油行動中,由于非法加油行為多發生在小區門口、重要道路路邊、駕校等地,以廂式貨車、面包車進行運輸,有的儲存在小區地下室中,私自使用改裝設備進行非法加油,隱蔽性強。對此,將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有獎舉報電話的作用,印制宣傳材料2000份,在全區有關場所進行了張貼,營造了濃厚輿論氛圍。今年春節前后先后通過群眾舉報,查處了2起自制小廂貨車、小面包車在勞動力市場、小區門口非法加裝汽油行為,消除了安全隱患,初步形成了鎮街摸排、部門打擊的長效機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