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2025年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大會、第二十三屆青島市學術年會、人工智能技術與交叉應用創新大會在城陽區召開。本次會議以“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為主題,由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物聯網協會、青島濱海學院主辦。來自全市2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城陽區90余位企業代表參加會議。
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主席王崇江表示,今年將學術年會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緊密結合,突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創新舉辦青島市科協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旨在打造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推動學術資源與地方發展深度融合對接,助力創新型城市和科技強市建設,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年會上舉行了院士工作站授牌儀式,山東湯合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青島市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將依托院士團隊,就數字雙碳大數據平臺開發展開深入合作。
山東省機器人研究會、青島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會、青島市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4家省(市)級學會為9家新建學會服務站授牌。院士工作站和學會服務站的設立,有效整合各類優質學術資源、專家智庫與技術力量,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一站式服務,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在主題報告環節,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譚建榮以《從生成式人工智能到元宇宙: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為題作報告,系統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優勢與發展潛力,并對元宇宙的演進趨勢及其產業影響提出創新性見解。
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主任、山東省人工智能協會會長王英龍以《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的思考》為題作報告,分析了歷次科技革命賦能產業發展的特點,對加強人工智能理論和技術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提出建議。嚴小天主任以《元宇宙與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趨勢》為題,分享對元宇宙與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研究和判斷,呈現虛擬現實領域的前沿動態。杜君威教授聚焦低空經濟領域,帶來《AI賦能低空經濟智慧啟航》的精彩報告,介紹了AI賦能低空經濟領域的最新進展,展示了低空自主飛行技術研發成果及應用場景。
本次大會共設置七個分會場及系列活動,涵蓋人工智能、食品科技、特種機器人、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通過專家座談、成果交流、技術研討等形式,為不同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精準的交流合作平臺。
山東省物聯網協會、山東省人工智能協會、青島濱海學院舉辦“智匯青島: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智庫專家座談會”,青島市計算機學會舉辦“多云管理—數智化轉型發展高峰論壇”,青島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會舉辦“精密鑄造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青島微藻產業學會舉辦“新質生產力促進我國藻類產業發展”,青島市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舉辦“食品生產加工新質技術成果交流大會”,青島市機器人學會舉辦“特種機器人創新與發展論壇”,青島市青年科學家協會舉辦“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城陽區科學技術協會還將舉辦“學會專家企業行活動”“科普進校園”等活動。
本次大會突出科技與產業融合,鏈接省級學會高端學術會議資源,服務區域創新驅動發展。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和學會資源優勢,通過豐富多元的活動形式,匯聚了產學研各界力量,搭建起合作共贏的創新平臺,促進新技術、新成果的交流分享,深化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為地方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