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青島吸入氣霧劑生產供應基地項目主體竣工、海克斯康加碼投資、埃地沃茲持續擴產擴建。
連日來,城陽區傳來一系列有關外資外企的好消息。作為青島市對外開放橋頭堡,城陽區搶抓機遇精準施策、做優生態厚植沃土、搭建平臺促進交流,憑借獨特的產業優勢以及開放、包容的姿態,吸引外企紛至沓來。數據顯示,城陽區在營外資企業達1964家,總量居全市首位,占全市四分之一。2024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033億元,產品遠銷歐盟、東盟、美國等全球市場,對外貿易市場擴大至200余個國家和地區。
兼具厚重底蘊和年輕活力的城陽區何以成為外資外企集聚地?城陽外資經濟何以韌性十足?
最早
1989年,山東省首家外商(泰國)獨資企業青島正大有限公司落戶城陽,目前已發展成為集飼料生產、種禽繁育、畜禽養殖、屠宰加工、肉食品生產、國內外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食品加工企業。
同年,山東省第一家韓國獨資企業青島托普頓有限公司落戶城陽,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有名的揚聲器專業生產企業,公司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大力協助城陽區開展招商引資,先后引薦30多家韓資企業落戶青島。
多年來,城陽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快速發展對外經濟,吸引了大量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為城陽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梳理發展脈絡,可以清晰地發現:外企選擇安家于此源自城陽的開放基因。
1998年,城陽區建區僅4年,充分利用開放優勢,實現了進出口超10億美元,出口達6.8億美元,躍居全省縣(市、區)首位,并連續10年保持山東省縣(市、區)外貿出口第一的亮眼成績,成為外貿出口“江北第一區”。
2019年,城陽區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鐵路機車)”,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城陽造”軌道交通車輛以更快、更穩的步伐走向世界各地,成為全球舞臺上更加閃亮的“中國名片”。
2021年,城陽區獲批山東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區,一手抓“貿易促進”,一手抓“貿易創新”,降低企業成本、激發進口潛力,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國際貿易進口伙伴拓展至103個國家和地區,外貿進出口規模破千億大關。
2022年,“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標志性項目、由中國中車旗下四方股份公司設計制造的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首次出海,成為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
2024年,青島膠州灣綜合保稅區實現了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海外倉業務在山東省內的全鏈條貫通,極大提高了跨境電商出口在物流成本、時效、手續方面的競爭力。
2025年,山東省“跨境電商+產業帶”巡回輔導活動(青島站)在城陽區舉辦,揭牌成立流行飾品產業實訓基地、青島市城陽區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助力美妝飾品企業揚帆出海,多渠道開拓國際市場,促進數字化轉型。
最多
安德烈斯蒂爾動力工具(青島)有限公司建成亞洲最大的園林機械生產基地;青島馬士基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累計吸納勞動力萬人以上;達能特殊營養品(青島)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青島四方阿爾斯通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是軌道交通產業代表性企業;卡羅拉(中國)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成為農業及工程機械傳動系統領軍企業。
多年來,城陽區高揚改革開放的風帆,持續譜寫“春天的故事”,實際利用外資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延伸。
2023年,城陽區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達1038.92億元,是2015年的近兩倍。建區以來,城陽區累計批準外資項目達7395個,合同外資310.9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4.71億美元。累計批準總投資過千萬美元的大項目有605個,合同外資達139.53億美元。全區現存外資企業達1964家,總量居全市第一,占全市四分之一。
從產業情況看,外企產業結構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外商投資制造業項目累計達4600個,合同外資為121.76億美元;投資服務業項目累計達2100余個,合同外資為113.25億美元。
大量外企選擇在城陽區“安家”,不僅因為這里是青島主城區之一,更因為這里擁有與發展外資經濟相適應的金融服務、商貿會展、現代物流、文旅餐飲和宜居環境等支撐體系。
青島與韓國、日本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近年來,城陽區堅持把擴大對日韓開放作為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在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率先提出搶占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高地,全力打造山東面向日韓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激活了獨特的資源稟賦優勢,找準了城陽開放發展的“穴位”,探索了“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日韓地方合作新模式、新路徑。2020年,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門納客、高朋滿座,已有韓國電子信息硏究院等近100家韓國官方機構、商協會和企業入駐。全國唯一的地方中日韓經貿合作國家級平臺——中日韓商務理事會聯絡辦公室(青島)已落戶城陽。城陽區連續舉辦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承辦青島世界韓商合作大會、青島創新節中日韓創新季等有知名度、影響力的品牌活動。目前,2000多家日韓企業、360余家日韓料理在城陽發展壯大,3.5萬多名日韓友人在此安居樂業,韓國友人“第二故鄉”魅力持續綻放。
最優
前不久,美國獨資企業博盛(中國)控制器有限公司、加拿大獨資企業青島愛福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8家企業提出一系列發展訴求和建議。針對企業關切,城陽區當場承諾建立“清單化、閉環式”問題辦理機制:城陽區商務局牽頭列明問題清單,明確責任部門;簡單問題“立即辦、馬上辦”,復雜問題限時研究反饋;強化行業主管與屬地管理責任,常態化下沉走訪,形成政企合力。
區位優勢和開放優勢可以吸引外資企業落地,而一流的營商環境,則能讓外企在落地后迅速“生根”、發展。
首先,外企扎根生長的背后,是政策組合拳在不斷發力。
近年來,城陽區出臺了《城陽區促進社會化專業招商獎勵辦法》《城陽區外資項目獎勵政策》,對于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項目給予最高1億元獎勵,提升全區利用外資水平,推動全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城陽區在全市率先出臺《關于促進日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鼓勵實際日韓外資、日韓基金落戶、日韓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及日韓籍人才落戶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日韓企業及人才投資創業環境。2025年,城陽區推出20項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涵蓋了政務服務、項目建設、人才引育、惠企專項、科技驅動、法治護航等六大領域,旨在打造具有“人情味”的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構建“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人才友好型”城區。
其次,外企持續深耕離不開城陽區提供的貼心服務。青島市委外辦攜手城陽區中日韓協同發展促進中心舉辦“外事賦能助企發展”專題培訓活動,40家外向型重點企業代表與區直部門、街道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謀高效安全“出海”方案;城陽區舉辦外資企業座談會,邀請了樂金空調、樂星農業、秀愛食品等17家重點外資企業齊聚一堂,共商紓困之策,共謀發展未來;舉辦“城新益企行”涉外法律服務專場活動助力外資企業高質量發展。城陽區商務局積極助力外貿企業破局突圍,引導企業規避海外政治、商業風險,2024年服務企業數量達848家,新增36家,為企業減負增效7.2億元;主動上門服務企業,協調解決企業訴求30余個,收到馬士基感謝信;2024年積極對上為企業爭取各類扶持資金3000萬元以上。
同時,科技賦能是厚植外企成長沃土的重要因素。城陽區深化與在華韓國創新中心、日本科技振興機構等日韓國家級平臺的合作,組織參加高規格活動,從產業互助、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全區六大重點產業鏈與日韓科創資源實現精準對接;啟動中日科技交流中心平臺,聯動日本筑波科學城,吸引日本新材料、新技術項目落地,定期舉辦中日科技創新對接會、新技術發布會等活動,促進新技術與傳統企業精準對接,不斷實現科技引領企業發展;持續發揮城陽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暨(國際)人才工作站平臺賦能效應,深化與國家東部技術轉移中心、韓中人才開發院的合作,開展日韓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技術轉移、創新團隊及企業孵化對接,實現境內外協同互動。
此外,加強中外企業的互動交流,是城陽推動外資企業發展持續向好的重要途徑。城陽區大力推進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建設,布局飾品設計、研發、生產、展示和直播電商等全產業鏈,引導企業利用市場采購貿易政策暢通進出口貿易渠道,利用直播電商新經濟模式逐步開拓中國市場,實現經營模式轉型升級。
一項項惠企措施、貼心服務、科技賦能和交流互動轉化為創新動力和發展信心,推動外資企業落地開花、枝繁葉茂。
2025年,城陽區提出做強開放平臺能級,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支持更多企業走出去,優化拓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深化與日韓產業、經貿、科技、人文、資本5大領域合作交流,組織經貿洽談、資源對接等活動20次以上,新增日韓資企業80家以上。持續培育“跨境電商+產業帶”,探索“保稅展示+網購保稅”等新模式。落實制造業全領域準入政策,做大行業領軍企業利用外資規模,制造業利用外資1億美元以上。促進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到賬1億美元以上。努力招引擁有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的外資企業落戶,提升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占比。
有理由相信,在城陽聚力打造軌道交通、集成電路、儲能以及低空經濟和空天信息“3+1”產業體系的版圖上,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能看到這片熱土的潛力,選擇落戶扎根、茁壯成長,以實際行動投下“信任票”!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