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青島市氣象局2023年度業務目標完成情況報告》公布,青島市氣象部門不斷提升海洋氣象監測預警服務能力,多舉措助力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青島市氣象部門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進程,開展了多波段云霧探測系統岸基觀測,我國首次自主研發的氣象無人艇試驗成功;建設多波段雷達3部,增設了水汽垂直探測站點;創新開展了五個海區精細化預報預警服務,發布海區大風警報和預報152期、各海區預警信號48次。
青島市港航氣象服務取得顯著效益。青島市氣象部門搭建了黃海近海船舶引航氣象服務平臺,實現與海事、引航、港口用戶的資源共享。據了解,青島市氣象部門為引航提供“窗口期”氣象服務產生明顯效益,近三年僅在臺風影響期間,累計為青島港口增加通航17.2天,增加生產收益達4000余萬元。順利完成青島LNG雙泊位工程和國內首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建設氣象服務,保障累計接卸進口液化天然氣超4100萬噸。
據悉,青島市氣象部門2023年進一步提升了航線氣象服務保障能力,為海警、山東旅發大會海上旅游航線提供了精細化氣象保障,為國際郵輪“藍夢之星”號北方首航、“愛達地中海”號雙航線提供了全方位航線服務保障。地中海號根據風力預報及時調整航線,確保了安全航行。
相關鏈接:青島研究制定海上氣象預報預警分區方案
青島市氣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海洋發展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應急管理局、青島海事局、董家口海事局近日聯合研究制定了《青島市氣象臺海上氣象預報預警分區方案 (試行)》,提升青島市海洋氣象分區精準預報能力,加強寒潮大風、臺風、濃霧等惡劣天氣預警預報。
方案結合青島市沿海行政區劃和天氣氣候特點,以及海上精細化天氣預報預警服務實際業務能力和青島市沿海近海海島、浮標氣象觀測站的布設情況,沿青島市與煙臺、日照海上行政區邊界向東南方向延伸約20-100公里,將青島市沿海和近海分為膠州灣海域、黃島沿岸海域、青島市區南部沿海、嶗山東部及即墨海域、青島近海海域共5個分區。
青島市氣象部門每天兩次(06時、18時)發布上述5個海區未來3天逐12小時天氣預報,包含天氣、風向、風力和能見度。遇有大風、大霧、強對流,隨時發布各類天氣預警信息。
據了解,青島海上分區氣象預報預警主要針對各相關單位開展近沿海氣象防災減災、經濟社會活動提供更精細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為部門決策提供參考。服務方式主要包括短信、金宏網、微信群組等。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通訊員 林澤磊 孫琪
責任編輯: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