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交易日下午4點,交易所會更新當天的倉單數據。
截至12月20日,包括中遠海運鎮江、五礦無錫等5個交割庫的碳酸鋰倉單合計為2080手,較昨日小幅增加240手。
反觀盤面持倉,即將進入交割月的2401合約持倉雖然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下降,但是持倉量依舊多達26757手。
而碳酸鋰期貨的交割單位為1噸/手,這意味著在即將進入交割月的背景下,2401合約仍然有接近2.5萬噸的倉單缺口。
持倉量、倉單匹配時日無多
常規市場環境下,馬上交割的期貨合約持倉量應該小于倉單數量,這才能保證交割的順利進行。
以同在廣期所上市的工業硅期貨為例。截至12月20日收盤,該品種2401合約持倉量為18491手,已經生成的倉單數量則多達35849手。
以上工業硅期貨的倉單和近月合約的持倉匹配度,才是相對成熟品種較為正常的比值。
但是,碳酸鋰期貨上市時日尚短,至今尚未完整走完一次交割流程。
實際上,經過前期交易所的密集調控,近期碳酸鋰期貨的市場波動風險已經有所下降,本周各合約波動率環比明顯收窄。
比如2407合約,本周前三個交易日波動分別為7.7%、3.02%和3.14%,而在上周卻有三個交易日波幅超過10%,個別交易日接近18%。
“碳酸鋰期貨,接下來會大概率恢復平靜。 2401合約的交易邏輯發生大幅改變,前期圍繞其交割問題所展開的多空資金博弈強度將大幅降低。至此,延續了半月有余的逼倉行情高潮階段已經結束。”對此本報上周報道已經指出。
其中關鍵,便在于上周資金從2401合約向2407合約上轉移,市場主力已經切換至2407合約,而后者距其交割日期尚遠,短期內該合約并無交割方面的困擾,市場的博弈程度相對2401合約會低上許多。
期貨市場的波動風險雖然明顯降低,但是由于近期碳酸鋰2401合約的持倉量下降速度、碳酸鋰期貨的倉單生成速度較慢,其交割風險至今并未完全解除。
根據合約,碳酸鋰期貨的最后交易日為“合約月份第10個交易日”,即2024年1月15日,最后交割日為“最后交易日后的第3個交易日”,即2024年1月18日。
相當于,距離2401合約交割,所剩時日已經十分緊張。
一些不確定因素
要降低以上交割風險,無非還是從降低 2401合約持倉量、加快倉單注冊兩個層面著手。
其中,降低2401合約持倉量方面,交易所的調控空間已經較為有限,比如通過提高持倉成本來“擠出”資金的思路。
根據碳酸鋰期貨業務細則,自進入交割月份前1個月第15個交易日(12月21日)起,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至10%。
但是,受到前期大幅波動等因素影響,交易所已經臨時將2401合約的保證金調整到2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注意到,中信期貨12月19日、20日的碳酸鋰期貨各合約保證金,已經按照29%的標準收取(交易所標準多出部分是期貨公司出于自身風控需要進行加收,屬于行業慣例),這在國內期貨市場上也屬于較為少見的高比例。
后續,較為重要的減倉節點則是12月31日,屆時不具備交割資格的個人投資者將全部清倉離場,符合持倉要求的投資者持倉也將被壓縮至300手。
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加快倉單生成速度,以增加碳酸鋰期貨的交割貨源和交割能力。
而據交易所前期表態,“已有30多家產業客戶與交割倉庫聯系交割入庫事宜。截至12月10日,碳酸鋰期貨意向交割量達1.05萬噸。”
對于注冊的倉單數量,也有業內人士預計可以達到8000噸以上。
不過,現貨、期貨市場存在的差異,也為后續的倉單注冊情況帶來了一些不確定因素。
SMM本月上旬統計結果顯示,總庫存為6.2萬噸,其中下游正極企業庫存1.25萬噸,鋰輝石、鋰云母和鹽湖三類企業庫存分別為1.6萬噸、0.33萬噸和1.6萬噸,另有少部分庫存回收企業集中在回收企業手中。
“部分鋰鹽企業存在部分離子和磁性異物不達標的現象,影響實物交割。能夠完全符合交割標準的碳酸鋰,僅限部分鋰輝石、鋰云母提鋰企業。”上述機構指出。
而對于頭部鋰輝石生產商來說,在心態上或較難接受與其他品質碳酸鋰于同一價格交割。
截至20日收盤,2401合約結算價為9.93萬元/噸,富寶鋰電的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10.05萬元/噸,與上一日持平。
如果期貨價格更高,持貨方注冊倉單的意愿才會更強一些。(記者 董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