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下午,中國移動披露了2023年中報。至此,三大運營商2023年半年成績單全部發布。
上半年,中國電信實現營業收入2587億元,同比增長7.7%;中國聯通實現營業收入1918 億元,同比提升8.8%;中國移動收入達5307億元,同比增長 6.8%。以2023年上半年共181天算,中國電信日賺約1.1億元,中國聯通日賺約2983萬元,中國移動日賺約4.2億元。三家運營商半年日均賺5.62億元。
云計算市場酣戰升級,天翼云上半年收入達到459億元,同比增長63.4%。移動云緊追不舍,上半年收入達422億元,同比增長 80.5%,聯通云實現收入255億元,同比提升36%。對于前段時間的“價格戰”,運營商們紛紛做出回應。
此外,AI大模型同樣是三大運營商未來的關鍵發力點。在算法、算力和數據的AI三要素上,運營商擁有天然的優勢。目前,三大電信運營商均發布了專屬AI大模型產品。
截至8月10日A股收盤,中國電信1.92%報5.85元每股,總市值5353億;中國聯通漲1.53%報5.32元每股,總市值1692億;中國移動漲1.31%報97.48元每股,總市值2.08萬億。
中國移動日賺超4億
2023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業績亮眼。
中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中國電信實現營業收入2587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服務收入為2360 億元,同比增長6.6%,持續高于行業增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增長1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04 億元,同比增長11.3%,基本每股收益為0.22元。
中國聯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18 億元,同比提升8.8%。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 1710.4億元,同比增長6.3%;利潤總額達到15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達到54億元,同比增長13.7%,連續 7 年實現雙位數提升。上半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實現近年新高,達到 3.4%,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中國移動方面,上半年營業收入達5307億元,同比增長 6.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2 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達4522 億元,同比增長6.1%。其他業務收入785億元,同比增長 11.3%。
以2023年上半年共181天算,中國電信日賺約1.1億元,中國聯通日賺約2983萬元,中國移動日賺約4.2億元。三家運營商半年日均賺5.62億元。
分業務看,中國電信上半年移動通信服務收入達1016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移動增值及應用收入達到154億元,同比增長19.4%,5G套餐用戶滲透率達到73.4%,移動用戶ARPU 達到46.2元,同比增長0.4%。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達到620 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智慧家庭業務收入達到93 億元,同比增長15.7%,千兆寬帶滲透率達到20.3%,寬帶綜合ARPU 達到48.2 元,同比增長2.1%;產業數字化業務保持快速發展趨勢,收入達688 億元,同比增長 16.7%,占服務收入比達到29.2%,提升2.6p.p.。
上半年,中國聯通產業互聯網收入達430 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首次超過四分之一,成為推動公司收入增長和結構優化的重要引擎。公司大聯接用戶規模達到9.28億戶,凈增超過 6600萬戶。移動出賬用戶超過3.28 億戶,上半年凈增用戶達到 534 萬戶,凈增用戶規模創四年同期新高;5G 套餐用戶滲透率超過 70%;以視頻彩鈴、聯通助理、聯通云盤為代表的個人數智生活付費用戶超過 8700 萬,收入同比提升90%,帶動移動 ARPU 連續提升。固網寬帶出賬用戶達到 1.08 億戶,半年用戶凈增連續突破 400 萬,融合滲透率達到 75%。
中國移動上半年在個人市場方面收入達2594億元,同比增長1.3%。移動客戶9.85億戶,凈增1038萬戶,其中5G套餐客戶達到7.22億戶,凈增1.08億戶。權益融合客戶達到 3.26 億戶,凈增 3885 萬戶。移動云盤月活躍客戶達到 1.76 億戶,凈增976 萬戶,客戶規模排名業界第二。5G 新通話高清視頻使用客戶達到 1.01 億戶,凈增924 萬戶。云 XR(擴展現實)、云游戲和 5G 超高清視頻彩鈴等新興個人數字化業務快速增長。客戶價值和粘性持續提高,移動 ARPU為52.4 元,持續保持行業領先。
在家庭市場方面,中國移動上半年收入達到649億元,同比增長 9.3%;家庭寬帶客戶達到2.55 億戶,凈增1115萬戶。千兆家庭寬帶客戶規模到達6036萬戶,滲透率達到23.7%,升級發展空間巨大。移動高清客戶規模達到2.01億,智能組網客戶同比增長 50.1%,家庭安防客戶同比增長40.6%,智慧社區、數字鄉村等新場景 HDICT 解決方案服務客戶數達到2088 萬戶。智慧家庭應用增長貢獻繼續加大,家庭客戶綜合ARPU達到人民幣43.3元。
中國移動上半年在新興市場收入達235億元,同比增長 18.4%。其中,國際業務收入達101 億元,同比增長 25.9%;數字內容收入達130 億元,同比增長12.5%。
另外,數字化轉型是中國移動收入增長的第一引擎,上半年,數字化轉型收入對主營業務收入增量貢獻達到 84.1%。其中,行業數字化方面,DICT 收入同比增長 24.9%,達602 億元。個人和家庭數字化方面,權益收入同比增長 23.0%,達102 億元;智慧家庭增值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21.4%,達173 億元。
回應“價格戰”
今年以來,三大運營商持續加碼云計算,市場角逐進一步升級。
中報顯示,天翼云上半年收入達到459億元,同比增長 63.4%,保持了公有云 IaaS 及公有云 IaaS+PaaS 國內市場三強和政務公有云基礎設施第一、全球運營商云第一。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天翼云2023年力爭實現千億營收的目標不會動搖。”
移動云緊追天翼云,上半年收入達422億元,同比增長 80.5%,其中 IaaS 收入份額排名 top3,自有 IaaS+PaaS收入增速超 100%,增速位列三大運營商之首。
上半年,聯通云實現收入255億元,同比提升36%,全年收入力爭超過500億元。中國聯通高級副總裁梁寶俊提出,聯通云是公司確定的戰略性基礎業務,也是公司當前發展的重中之重。從收入結構來看,私有云目前占比為70%,公有云占比為30%。他透露,下一步中國聯通在云業務方面著力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全棧產品的自研,另一個是發揮云網一體、算網融合對業務的帶動作用,將規模做大。
前段時間,云廠商們迎來了一次降價潮。騰訊云、阿里云、華為云、天翼云、移動云等頭部廠商紛紛發布產品降價公告。
針對云市場開打“價格戰”,中國電信和聯通做出了表態??氯鹞恼J為,價格是云服務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為客戶提供綜合信息服務的能力,更好滿足客戶需求。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國云框架建設,加快通算、智算、超算一體化算力中心建設,全方位強化天翼云能力和優勢,鞏固頭部云服務商的市場地位。
中國聯通是三家運營商中唯一沒有宣布降價的。梁寶俊稱,云市場的一些降價對中國聯通的影響很有限?!岸嗄昵拔覀冎v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今天是政府上云、企業上云和家庭上云。對包括中國聯通的運營商來說,市場空間非常大?!?/p>
入大模型“戰局”
AI大模型是時下最熱的賽道,繼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大腕”一一官宣產品后,三大運營商終于姍姍來遲。
過去兩個月里,三大電信運營商相繼發布了專屬AI大模型產品。從中國聯通率先推出圖文大模型“鴻湖圖文大模型1.0”,到中國電信對外發布旗下大語言模型TeleChat,中國移動壓軸,發布了“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
結合中報及業績說明會情況來看,三大運營商分別在算法、算力和數據三個AI的關鍵要素上有所發力。
如在算法上,中國電信表示,將持續深化AI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構建星河AI算法平臺底座,自研場景算法達到5500個
在算力上,運營商們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工程,夯實AI底座。
中國電信持續優化“2+4+31+X+O”算力布局。加大智算能力建設,在內蒙古、貴州、寧夏等地建設公共智算中心,在 31 省市區部署推理池,滿足各類 AI 應用推理的需求,上半年智算新增1.8EFLOPS,達到4.7EFLOPS,增幅62%。擴大通用算力,通算新增0.6EFLOPS,達到3.7EFLOPS,增幅19%。
中國移動數據中心能力覆蓋國家“東數西算”全部樞紐節點,對外可用 IDC機架達到 47.8萬架,凈增 1.1萬架,累計投產算力服務器超 80.4 萬臺,凈增超 9.1 萬臺,算力規模達到 9.4 EFLOPS。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半年度業績會上表示,“公司正在規劃建設亞洲最大的智算中心,現在公司智算的總能力如果按大口徑已經達到了5.8EFLOPS;在算力方面已經是全面布局,今后算力方面智算會成為主流?!?/p>
中國聯通則構建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的多元混合異構的算力體系,并將這些算力提供給需要的客戶。
數據是AI的基礎養料。日前,中國聯通前董事長劉烈宏赴任國家數據局出任局長。運營商擁有龐大的數據資產,很可能將進入發展快車道。
中國聯通構建了有中國聯通特色的、多模態的、優質的數據集,作為發展AI重要的基礎。中國聯通總經理陳忠岳表示,中國聯通將充分發揮數據集中、系統集約、智慧運營等優勢,緊抓發展機遇,在數據的治理、服務、應用和安全等領域,加快培育以“資治”政務大數據平臺為代表的產品體系,推動大數據業務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信則打造了數據要素服務平臺“靈澤”,并率先在海南建設運營“數據產品超市”標桿項目,進一步釋放數據資源價值。
上半年,中國移動大數據收入達到25.6 億元,同比增長 56.6%,大數據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公司正積極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充分發揮數據、算力等優勢,暢通數據要素大循環。
在業績說明會上,楊杰表示,目前,AI大模型在文字、語言、圖像、視頻等多個領域均有應用,帶來了生產力、效率和效益的極大提升?!拔磥?,我們將利用大模型、專用模型和行業模型,將ToB作為公司未來發展AI的重點。下一步,我們還會發布新的大模型,通過AI技術和其他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在各行各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來源:21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