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信保誠基金發(fā)布公告稱,中信保誠遠見成長混合成立,首募規(guī)模23.78億元,有效認購總戶數41749戶,取得了不錯的募集成績。
今年5月以來,由于市場持續(xù)震蕩,公募基金發(fā)行步入“冰點”,但仍有不少基金公司選擇勇做“逆行者”。6月3日,泉果基金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旗下的第二只公募基金——泉果思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成立,首募規(guī)模21.33億元。6月14日,工銀瑞信基金發(fā)布工銀瑞信領航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基金募集規(guī)模接近18億元。
員工積極自購
6月27日,中信保誠基金發(fā)布公告稱,由公司權益投資總監(jiān)王睿擔綱的中保誠遠見成長混合于6月26日成立,首募規(guī)模23.78億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中信保誠基金的從業(yè)人員認購該基金126.25萬份。公告顯示,基金管理人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認購本基金份額總量的數量區(qū)間為10萬-50萬;基金經理王睿認購本基金份額總量的數量區(qū)間為10萬-50萬。
據了解,此次中信保誠遠見成長混合主要在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渠道發(fā)行,并經由中信金控資產配置子委員會下設的中信優(yōu)品工作室甄選而出,入選“中信優(yōu)品”。
據悉,此次首發(fā)募集,中信銀行銷量突破8.5億份。中信銀行表示,隨著投資者需求日趨多元化、金融產品類型日益同質化,未來財富管理機構比拼的是客戶服務的深度、資產配置能力以及產品體系厚度等。
此前,王睿在與中國證券報記者談及新發(fā)產品的布局思路時表示,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人工智能領域,自己也同樣認為人工智能會給人類生產及生活方式帶來巨大變化,并會保持足夠的研究和緊密跟蹤。目前除了熱點板塊外,其他板塊在經歷較快調整后,普遍處于長期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新能源、軍工、新材料、醫(yī)藥等板塊值得長期關注。
瞄準低點布局時機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xù)震蕩,基金發(fā)行市場邁入“冰點”時刻。但仍有不少基金公司選擇在市場低位布局,Wind數據顯示,目前,由基金經理耿嘉洲擔綱的萬家遠見先鋒一年持有、由高蘭君擔綱的中泰星銳景氣成長、由李淑彥擔綱的信澳匠心回報等多只權益類產品仍在募集中。
中信保誠基金表示,在此時點選擇發(fā)行權益基金,公司也是瞄準了震蕩市中低位布局的機會,因為從過往數據來看,新基金低點入市可能更容易做出長期超額收益。
王睿表示,從宏觀角度看,目前的市場定價蘊含了較合理的投資回報。“隨著10年期美債收益率見頂、美聯(lián)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國內一系列精準有力的貨幣政策逐漸出臺,市場的流動性變得愈加充裕。”王睿表示:“基本面方面,隨著一季度經濟企穩(wěn)回升,GDP增速超預期修復,基建與制造業(yè)投資將可能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展望后市,權益市場大有可為。
從歷史經驗看,業(yè)內人士認為,基金發(fā)行“冰點”往往可能是市場低點,也是逆勢布局買點,新基金低點入市更容易做出長期超額收益。在弱市中推出新產品,更有利于基金經理著眼中長期進行投資布局,充分把握選擇優(yōu)質投資標的的機會。Choice數據顯示,2013年1月至今年5月的125個月中,共有25個月的混合型基金月度平均發(fā)行份額低于5億份,若將這25個月定義為冰點期,在過去10年的任一冰點期買入基金,持有三年的平均收益均為正,且有多只基金獲得翻倍以上收益。
(記者:魏昭宇)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