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率先成立“科創班”、聯手高校打造名師團隊、創新實驗室堪比高校……近年來,青島19中著力打造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特色,堅持以“打造以培養學生科技與人文創新素質為辦學特色的島城一流、省內領先、全國知名的現代化、國際化中學”為辦學目標,探索拔尖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
特色班探索拔尖人才培養
“2014年,學校成立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班’,單獨設定課程課時標準,融合普通高中基礎課程、科技創新實驗課程和大學先修課程,實行模塊教學和學分制,突出學科拓展課程、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課程、研究性學習的設置與實施,著力培養‘具有敢于質疑、勇于求異,善于探究、勤于實踐的原創力’的高素質人才。 ”青島19中校長孫剛說。
學校還充分利用國際資源,青島19中與美國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博林格林州立大學、托萊多大學、德克薩斯衛斯理大學聯合開設了“中美班”項目,為學生開通了美國頂尖大學留學直通車。在語言訓練和文化融入基礎上,采納了美國大學部分通識基礎課程,全方位與美國大學錄取要求對接,為學生錄取與直升鋪平道路。
聯手高校打造名師團隊
青島19中依托山東大學、北方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優勢,拓展整合資源,積極開發學校課程、選修課程,探索培養素質特長突出的優秀高中生。學校與山東大學數學院簽約,實現山東大學數學院基礎教育基地項目落戶青島19中。 “雙方選派優秀師資,確定專家團隊參與項目,打造導師團隊,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多的師資保障。 ”青島19中副校長徐積林介紹說。雙方通過互派教師到對方學校訪學,聯合開發課程,構建創新課程體系。學校全程參與山大數學院組織的拓展性活動,促進科技班等特色班級優秀人才培養。雙方還協定建立“數學基礎教育創新人才培養”項目,設立合作基金。
據青島19中校長孫剛介紹,學校目前已與藍色硅谷管委會建立密切聯系,與入駐藍色硅谷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深海基地、國家海洋局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些單位將通過海洋科普教育、開設高端講座、引領實驗研究、選派專家導師、承辦夏(冬)令營等方式,與青島19中共建“創新素質培養教育實踐基地”,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學校入駐藍谷后,在創新素質培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學校將深入調研藍谷教育發展需求,形成向下輻射、向上推送的教育聯盟,致力于打造19中科技教育和國際教育品牌。 ”孫剛校長說。
20個創新實驗室堪比高校
據了解,青島19中位于藍色硅谷的新校已經建好,各種現代化設施已經開始啟用。 “新校最大的特色是有生物技術實驗室、數學建模實驗室、3D打印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海洋實驗室、電氣工程實驗室等20個創新實驗室,為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師生學術類活動提供了可擴展性的智能化空間。”孫剛說。學校的3D打印實驗室增加實驗設計與現場實驗的功能,學生們做橋梁承重實驗時,可以通過3D打印完成橋梁的構件再完成實驗,這樣就會更加考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校成立了專門的創客社團,社團的同學按照興趣愛好分組,這些小組涉及到3D設計、3D打印、數媒、電子動畫等多個方面。 ”青島19中負責科技創新活動的老師崔磊說。學校學生曾多次參加過頭腦奧賽、創客大賽、航模比賽等活動,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學校現在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每周一星’活動,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一技之長主動展示給其他同學。這樣做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自我展示的意識。”崔磊說。將來新校的設備啟用后,學生們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 記者 王世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