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經濟方便,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目前,青島市即墨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30萬輛,是影響交通秩序的重要因素,也是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重要內容。為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為市民打造文明、有序的交通秩序,即墨區以“作風能力提升年”主題活動為契機,在全域迅速發起了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攻堅行動,通過全員上崗、主動靠前,疏堵結合等方式,在全區范圍內迅速營造起整治高壓態勢。
即墨開展電動自行車掛牌整治行動
“我們一共抽調了100多名治安警力,聯合交警開展電動自行車掛牌整治活動,在主城區67個路口早晚時間段安排執法人員,對發現未按規定懸掛號牌的,主動引導就近掛牌點位落實現場掛牌,提升電動自行車登記掛牌率。”據即墨區交警大隊工作人員介紹,對不戴頭盔的市民,采取嚴管嚴查勸導和處罰相結合。目前共出動警力3000余人次,規勸不戴頭盔1200余起,處罰230起。同時,設立了122處臨時掛牌點,方便市民自覺掛牌。
即墨開展電動自行車掛牌整治行動
“針對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的問題,我們疏堵結合,選取合適區域增設非機動車停車區域,保障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停放更加有序、規范。”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即墨區充分挖掘優化停車資源,已施劃22處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包括在海尚海、家佳源廣場等大型商超周邊設置了護欄停放區。
即墨開展電動自行車掛牌整治行動
為了讓電動自行車安全出行相關知識“廣而告之”。 即墨區積極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攻堅。依托教育系統“大手拉小手”活動,通過中小學、幼兒園家校聯系群,向全區學生家長廣泛宣傳電動車戴頭盔、掛牌、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并公布我區28個掛牌服務點明白紙,引導家長文明出行。同時,充分發揮交通志愿者作用,協助交警開展電動自行車整治工作。目前通濟、潮海、環秀三個街道已招募268名志愿者,在67個路口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
即墨開展電動自行車掛牌整治行動
日前,即墨市民王曉菲看到即墨交警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電動車掛牌消息后,就找到離住址最近的掛牌點,主動為自己的電動車領了“身份證”。“最近我看到朋友圈很多人轉發騎車掛牌、出行戴頭盔的宣傳信息,這樣既能提醒電動車駕駛員自覺遵守交通秩序,也能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去辦理。”
即墨開展電動自行車掛牌整治行動
除了對以電動自行車出行的市民進行引導教育外,即墨還重點開展了外賣騎手專項整治行動,深入外賣服務企業,開展政策宣講,并加大對外賣騎手駕駛電動自行車不懸掛號牌、不佩戴安全頭盔、逆向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據悉,今年以來,即墨區掛牌電動自行車已達7.7萬余輛,通過即墨交警微信公眾號發布電動車掛牌主題的稿件7篇,達到了5萬的閱讀量,并邀請即墨媒體記者深入一線,對電動車掛牌等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報道。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實習記者 毛梓軒 通訊員 孫靜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