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產業數字化需求分析與挖掘、數字化解決方案制訂、項目實施與運營技術支撐等工作的人員——在人社部近日公示的18個新職業中,頗具時代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近日,記者采訪了一位在青島高新區工作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一探他的“新職業”之路。
90后路暢是一位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
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是做什么的呢?“我們就相當于一個架橋師,既要了解工廠生產痛點,又要知道如何通過數字化來解決這些問題,在用戶轉型需求和軟件開發之間架起橋梁。”在位于青島高新區的青島彎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90后”路暢正忙著為一家制造業企業制定智能工廠打造方案。他告訴記者,在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全球競爭中,依托數字技術發展更高水平、更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已然成為各國的戰略共識。“我國制造業正處于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階段,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用數字化為先進制造賦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的工作貫穿始終。
“比如一個企業想要對生產車間進行數字化改造,我們設計師就要到車間現場做調研,因為用戶雖然對生產流程非常了解,但對數字化認識不夠;而對于我們來說,數字化就是為了解決企業生產痛點問題,優化生產流程,所以要想精準對接用戶需求,就必須要了解生產過程,下車間是必須的。”雖然在以往的想象中,西裝革履在高級寫字樓寫代碼才是自己的工作狀態,但這種與想象截然不同的體驗,路暢也樂在其中,“因為確實能為工廠解決問題,感覺很有意義。”
在車間調研的同時,路暢會向用戶詳細說明需要進行數字化改造的地方,以及改造后會帶來怎樣的效益,“跟他們面對面討論說明,解答問題,類似于一個咨詢師的角色。”了解企業需求后,進入了方案制定的階段,“我會針對客戶需求進行軟件設計,之后就是軟件開發和項目實施,最后是項目驗收。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都參與其中。”
路暢告訴記者,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不是一個坐在辦公室里就能勝任的工作,“必須深入一線!”因為客戶遍布全國各地,路暢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出差中度過的,但他并不覺得苦和累,“能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覺還是很自豪的。”他告訴記者,此前他為一家輪胎廠制定的防誤數字化解決方案就為企業解決了很大的難題。
“輪胎規格不同,工藝不同,使用的原材料不同,而人工運送原材料難免弄混,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生產事故。”為此,路暢為工廠制定了數字化解決方案。首先是開發條碼打印軟件,在源頭上對原材料進行條碼編制;同時,通過上位機系統,識別原材料條碼,如果出現混料的情況,設備就會被系統鎖定,避免出錯。另外,整個生產過程中的設備參數、工藝參數、運行狀態等信息也可以被系統記錄。“把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建立起整個生產過程的追溯鏈,實現產品信息可追溯。”
路暢告訴記者,“防誤數字化解決方案”只是生產環節中很小的一環,還有整個數字化工廠的搭建,都離不開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的參與。而為了能勝任這份工作,路暢也在不斷學習,“做軟件的人都清楚,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快,需要不斷學習軟件技術。同時,也要多關注行業用戶的動態,多到一線去。”他表示,新技術每天都在產生,“這種新技術是否能應用到數字化系統中,更好地處理行業更深層次的痛點?或者能讓用戶在使用數字化系統中感覺到更高效、更方便?這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通訊員 肖玲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