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亚洲色图,亚洲成人不卡,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亚洲同志男男gay1069网站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 “歷史敲鐘人”的三個新挑戰

劉公島建設打造“中華民族警醒之島”,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參觀學習。(資料圖)

□本報記者張春曉鄭莉本報通訊員任現輝侯恩惠

“我一直想來這里看一看,受受教育。”

作為甲午海戰最后的主戰場、甲午海戰英烈埋骨之所,劉公島——這座面積僅有3.15平方公里的小島,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夢碎與夢醒。2018年6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乘船來到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登上東泓炮臺遺址,了解北洋海軍威海衛基地防務情況和威海衛保衛戰、劉公島保衛戰歷史;來到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參觀甲午戰爭史實展……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13億多中國人要發憤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

總書記步行去看威海衛海岸炮臺布防圖的路上,深情地望向這片海的畫面,深深地印在了現場講解的劉公島教學區講解員李翠翠的腦海里。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正落地生根。如今的劉公島,“中華民族警醒之島”的定位更精準、特色更鮮明,歷史資源正成為其最大優勢,教育功能的發揮正成為其最大潛力,每年到這里汲取精神養分的人絡繹不絕。5月19日,面對以“紅色講解員”身份前來蹲點的記者,李翠翠說:“適應劉公島之變,當好‘歷史敲鐘人’,要以‘奔跑’的姿態接受三個新挑戰。”

“學習速度要緊緊跟上基地建設速度和展陳更新速度”挑戰一:激活歷史,鐘聲長鳴

一身藏青色工裝,一雙黑皮鞋,一個裝著藍牙耳機的黑布包,是島上紅色講解員們的“標配”。不過,5月19日上午,李翠翠的“行頭”中多了一樣物品:厚厚一本“總體國家安全觀主題展館”解說詞。

“這個主題展館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劉公島教育培訓基地的一期工程,去年9月27日正式開館。今年以來,展陳升級改造,解說詞自然也要更新。”當天,李翠翠帶著我們,面向當地的歷史專家和學者們,進行展館提升后的首次試講。

“展陳升級之后,要重點回答好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劉公島建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基地?劉公島是國家安全的歷史鑒證之地,要讓走進這里的人們,長鳴歷史警鐘,常思歷史教訓。”威海民族復興研究會會長曲賡說。

“叩問歷史,更要映照現實,在解說中要緊密結合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四大部分、數百張圖片,一個半小時的試講中,李翠翠全程用手機錄下專家建議,“回去再調整”。

工作16年、35歲的李翠翠,在島上有“問不倒的講解員”之稱。而今,她卻難言輕松:“歷史開掘‘加速跑’,我們的學習速度,也要緊緊跟上基地建設速度和展陳更新速度。”

在劉公島,僅東泓炮臺、海軍公所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7處。為建設守護好“中華民族警醒之島”,這些年劉公島充分挖掘利用這些獨特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做好文物保護修復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教學區深化提升:歷史選擇展館升級改陳,東泓炮臺展館整體打造,定遠艦水下考古、“定遠號”紀念艦遷址,成功接收海軍退役裝備110驅逐艦……

尤須一提的是,去年,威海在劉公島打造了全國首個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主題的國家安全教育培訓基地,擴大了黨性教育基地的溢出效應。

行走在劉公島,記者碰到了正在指揮協調國家安全教育培訓基地二期建設的劉公島管委黨委書記劉震。他告訴記者,現在島上的這些百年老建筑和遺址,正在變為國家安全教育、黨性教育的新場景。

劉公島西部的黃島炮臺,是1898年“國幟三易”悲劇的發生地。如今這里經過修繕,被打造為一個國幟主題公園。站在“國幟三易”遺址地,直面國歌主題墻上的歷史之問、時代之問:“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一位前來參加培訓的檢察院干警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輩惟有砥礪前行,不懈奮斗!”

“每開發一個新教學點,就意味著要喚醒、激活一段歷史,講解員也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學習、背誦、提升。”李翠翠說,為了鐘聲長鳴,必須練好內功。

讓大家感動一陣子、受用一輩子挑戰二:講好故事,常講常新

從今年開始,李翠翠的工作除了講解,還加了“帶隊伍”這一項。

在甲午戰爭陳列館,記者有幸與幾位年輕講解員一起,得到了李翠翠的“金牌”指導——

“講到年代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讓受眾明確地聽到你說的時間節點是什么。戰爭涉及哪些國家,也要重點突出。”

“在這里停頓一下,語速要慢一點,節奏中要帶有情感。”

身后的展陳默默訴說著甲午之殤,每位講解員都表情凝重,聽得認真投入,不時點頭默念。

一座劉公島,半部近代史。“劉公島幾大展館解說大綱至少有30萬字,但這只是基礎模板,具體講解中大家并不會‘照本宣科’,而是各有側重,因人施講。”李翠翠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常講常新,帶動這支30多人的講解員隊伍講好故事。

實施講解員“拔尖”計劃和每月開展的“紅色故事小演練”,讓講解員孫超受益匪淺。翻開她的解說詞本,每一頁都勾畫得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的便利貼紙上,標注著許多不為人熟知卻發人深省的“紅色小故事”。

在培訓過程中,面對不斷靠攏的人群,李翠翠順勢講了鄧世昌“忠孝難兩全”的家國故事——

“從軍27年,鄧世昌只回過3次家,最長一次也不超過7天。1884年,法國入侵臺灣,鄧世昌帶兵南下御敵,這時他接到了父親病故的消息,但他選擇了以國事為重,沒有回家奔喪。事后他把自己反鎖在船艙內,反反復復不停地寫字,寫了撕,撕了又寫,隨從很好奇他寫的到底是什么,就把一些碎紙片拼湊在一起,才發現是兩個字——不孝。”

記者注意到,聽到這里,很多人眼含熱淚。

李翠翠很是感慨,“講好歷史故事、紅色故事,就是要讓大家感動一陣子、受用一輩子。”

在“歷史選擇”展館蹲點體驗時,記者恰好碰到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在這里上現場實景黨課,60名黨員干部穿過甲午以來的滄桑歲月,進行了一場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國網威海供電公司副總經濟師王貽亮用兩句話表達了自己的強烈感受:“這是一個歷史的選擇,這是一段選擇的歷史;共產黨用生命選擇了‘為人民’,人民用生命選擇了‘跟黨走’。”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透過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打動人心的故事,很多游客感悟到,“以前只知道這是個道理,如今更知道這是個真理。”

讓警醒之聲更具時代感、傳播更深遠挑戰三:“吸引來”與“走出去”

鋪開劉公島的航拍圖仔細端詳,其輪廓宛若一口古樸洪鐘,在向世人傳遞著警醒之聲。

2018年至今,劉公島教學區接待教學班次2700多個、學員約10萬人。在學員來源上,實現了黨政軍民學全覆蓋;在地域分布上,從省內拓展到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在黨性教育班次帶動下,除了疫情影響明顯的2020年,基本上每年進島參觀群眾達200萬人次。劉公島人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為中華民族永鑄憂患意識的高度,該如何把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如何吸引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年輕人來到這里?

答案在感染力,在互動性。

在劉公島西北部的小山上,有一座公所后炮臺,因距海軍公所較近而得名。李翠翠介紹,北洋護軍在劉公島共修筑了6座炮臺,與如今已經成為“打卡地”的東泓炮臺一樣,公所后炮臺是島上3座永久性炮臺之一。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北洋護軍1889年在劉公島上修筑的第一座炮臺,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地阱炮,是威海衛基地的第一座地阱炮臺。

從1889到2021,時光流轉,公所后炮臺正在綻放新的光彩。“不久,這里將變身為公所后炮臺體驗館。”沿著李翠翠手指的方向,我們看到一番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記者從總體國家安全觀劉公島教育培訓基地管理辦公室了解到,公所后炮臺體驗館是基地建設的二期工程,建成后,修復的避難坑、零件庫、彈藥庫、運彈坑道等空間環境,將會營造出震撼人心的戰爭氛圍,人們還可以現場參與重炮互動、速射炮體驗、策略游戲等軍事體驗項目。

在讓警醒之聲更有時代感、現代感的同時,“李翠翠”們還在努力讓這一聲音傳播得更深遠。

“今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們加入了威海文旅集團‘百人紅色宣講團’,走進部隊、企業、社區、學校、鄉村,綜合情景劇、紅色歌曲、紅色故事等,打造了一堂‘行走的黨課’,反響很好,目前邀約已經排不開了。”李翠翠笑著說。

變換視角、轉換語言,讓歷史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劉公島上的“歷史敲鐘人”,在新挑戰中,奔赴“下一站”。

來源:大眾日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上栗县| 滕州市| 新昌县| 称多县| 收藏| 民县| 邻水| 云龙县| 巢湖市| 吴堡县| 宁河县| 沾化县| 郸城县| 姜堰市| 陆良县| 垣曲县| 建平县| 亚东县| 竹山县| 贵阳市| 修水县| 武夷山市| 连江县| 博野县| 拉孜县| 奉化市| 贡山| 黑龙江省| 盐亭县| 贵定县| 深圳市| 隆安县| 富源县| 揭阳市| 郁南县| 应用必备| 健康| 湖北省| 黄龙县| 孝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