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初冬,甘肅省定西市的漳縣迎來了村民種植西洋參的歡聲笑語。一行行整整齊齊的西洋參種植壟,為漳縣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漳縣五分之二的耕地面積屬于高寒陰濕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6℃左右,年降雨量550㎜左右,無霜期110天左右,海拔2100—3941米,梯度大,西洋參種植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條件。
2021年即墨區與漳縣建立對口東西協作,即墨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處級干部孫建凱帶領幫扶團隊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形成了西洋參種植的發展思路。幫扶團隊發動即墨區企業捐款15萬元,并聯系西洋參種植企業采購西洋參種子200公斤,邀請技術員赴漳縣進行種植技術指導,2021年在漳縣共示范種植西洋參30畝,西洋參的引進示范栽培,又為漳縣群眾培育了一個增收的特色產業。
2021年10月21日,在漳縣三岔鎮三岔村、武陽鎮龐家灣村的田間地頭,集安市吉聚參業有限公司即墨種植基地技術員張吉傳為來自漳縣綠古園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漳縣黃家山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漳縣東泉隴盛園林種植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漳縣輝豐草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漳縣農之韻種植養殖結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殪虎橋鎮瓦房村民委員會的學員們詳細地講解了西洋參種子處理、栽培地選擇、科學施肥、精細整地、起壟點播、覆草保墑、病蟲害防控、中耕除草、種子采集加工和西洋參采挖加工等方面的技術知識,并在現場和學員們一起把西洋參種植管理的關鍵技術演練了一遍。
在漳縣三岔鎮三岔村、鹽井鎮立橋山村、殪虎橋鎮瓦房村、東泉鄉能岸村、貴清山鎮金門村和武陽鎮龐家灣村6個村各示范種植西洋參5畝,通過30畝西洋參的示范栽培,讓前來務工的農民和參與種植的鄉鎮村行政干部、合作社成員和縣級技術員都掌握了西洋參種植技術,為漳縣全縣今后發展西洋參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漳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明說:“青島市即墨區幫扶團隊給漳縣帶來了西洋參項目,為全縣群眾致富又增添了一項新產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喆 實習記者 李如馥 通訊員 陶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