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獲悉,今年以來,青島市持續加大發展綠色金融工作力度,加快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在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等中央駐青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多項試點政策實現新突破,取得積極成效。截至7月末,我市綠色貸款新增239億元,同比增長33.7%,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9個百分點。
今年年初,青島市成功獲批全國首個“綠色城市”試點。5月17日,我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的實施意見》,將試點工作細化為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提升綠色生態水平、建立綠色建造體系、增強綠色生活體驗等4大方面27項具體工作。在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方面,我市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創新金融工具,通過搭建電子化常態化金企對接平臺,向綠色城市建設項目和企業提供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產品,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今年以來,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市發改委、市工信局等155個綠色項目組織銀企對接,拓展融資渠道,擴大信貸規模,為企業紓困解難,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配合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市住建局和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合力推動我市綠色城市發展試點和西海岸氣候投融資試點有序落地。
碳金融作為國際上運用市場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工具,是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全國首筆濕地碳匯貸、全省首單碳中和債券,全市首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和林業碳匯貸相繼在青落地。其中,全國首筆濕地碳匯貸以山東青島膠州灣濕地碳匯為質押,為企業授信流動資金貸款1800萬元,發揮了良好示范效應。
“十四五”期間,青島市將通過增加綠色金融產品供給,完善綠色金融業績評價,健全綠色金融保障體系,綜合利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工具,深化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綠色資產配置、強化環境風險管理,助力青島綠色城市建設,推動經濟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栗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