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一周經濟,趣說舊事新聞,歡迎光臨本周江湖客棧。
過年七天樂就像支付寶紅包一樣“咻”就過去了,在毫無防備的寒流天氣上班還真有點艱難。
如果用三句話來總結一下這七天的生活那就是:一會兒QQ刷一刷;一會兒微信搖一搖;一會兒支付寶咻一咻;拜年那是次要的,春晚當個搶紅包的背景樂誰知道演了些啥,吐槽都顧不上,關鍵是累了一頭汗總共搶了也不到十塊錢。
不得不說,紅包效應是巨大的,尤其是支付寶的五福玩法,絕對可以入選營銷經典案例,江湖傳言,6種東西找不到:長生丹、后悔藥、鐵道部的火車票、絕情丹、情花毒、支付寶的敬業福。話說大家都去搶紅包了,一定都不敬業,能有敬業福嗎?真想看看最終得到的小伙伴們是不是都是馬老板的員工,變相來發年終獎還不用交稅,而且增加了支付寶的用戶量,真是一箭多雕。只是心疼那些在“黑市”上重金購買敬業福的親們。“二馬”鼎立,戰況如何呢?根據相關數據,除夕當日,QQ紅包的參與人數3.08億人,收發總量22.34億個;全球QQ用戶共“刷”1894億次,其中90后用戶占比高達75%;微信紅包的參與人數4.2億人;收發總量80.8億個,是2015年春節除夕當日10.1億個的近8倍。支付寶“咻一咻”紅包總參與3245億次,其中三四線城市用戶占比64%,明顯超過了一二線城市;近80萬人集齊“五福”紅包,2.15億元的大獎最終人均平分271.66元。至于創新點,支付寶紅包發明了咻一咻、集福卡,而微信有紅包照片、QQ口令紅包,雖然效果另說,但大家也都算在認真做紅包游戲這件事上絞盡了腦汁。
今年春節,O2O類優惠券紅包也參與盛宴,打車租車、旅游、汽車保養領域,優惠券類互聯網紅包對用戶生活的影響尤其明顯。73.4%的用戶認可優惠券類互聯網紅包給生活帶來的便利,4.5%的用戶認為這是生活的必需品。三者的用戶認可度分別為79.6%、77.4%、77.3%。
幾年以來,移動終端的紅包大作戰已經成功改變了國人的春節習慣與人情往來的方式。這也不得不說算是互聯網改變人們生活的一個縮影。當春節紅包與春節場景緊密聯系在一起。春節紅包大戰已經不容缺陣,這也是一場互聯網巨頭角力移動支付的攻防戰。每個互聯網大咖都想借著節慶的時機提高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活躍度。顯而易見,互聯網紅包的基因屬性在于社交,如果先在情感互動的基礎上打通消費鏈條,并通過熟人社交提升線下支付率,實現線上線下的紅包O2O發展模式,這也許是互聯網紅包的最終意義。
對于普通人的意義是,雖然低頭咻咻咻耽誤了吃飯看春晚,也搶了不過幾毛錢,不過跟許久不見的親朋好友們組個群搶搶紅包,剛學會用智能手機的老爸老媽加上剛上初中的外甥侄女,大家一起全家互動一下,這場景也算蠻溫馨歡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