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即墨許多革命志士響應黨的召喚,前赴后繼、揭竿而起,播撒火種、喚醒民眾。袁家屯村先后走出徐達三、袁超、袁世清、袁明三等多位共產黨人。”在大信街道袁家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79歲的袁家屯村民袁丕輝正動情地講述著袁家屯村在那個時期的紅色故事。
這樣動人的黨史學習場景,在大信街道袁家屯村正不時呈現。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信街道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思想文化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依托袁家屯黨支部舊址,從打造基層黨史學習教育平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宣講、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開展主題活動,將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成貼近黨員干部群眾的黨史學習教育新陣地。
為充分利用轄區紅色資源,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基層陣地,街道將駐村干部、農村黨員、網格員等一線同志經過培訓全部納入村莊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隊伍,在村莊組織開展宣講活動,向村民宣傳講述紅色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最新政策等內容,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理論宣講陣地,把黨的理論政策宣傳覆蓋面擴展到普通群眾家中,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大信街道以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抓手,立足轄區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共接待前來參觀學習的各級黨員干部700余人次,袁家屯村儼然成為了當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和活教材。
“袁家屯村群眾對革命的深情,令人贊嘆。我們要把紅色精神代代相傳,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前來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黨員說道。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實習記者 陳炎欣 通訊員 胡寶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