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發展日新月異,今天更加繁榮富強。從泥濘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馬路,從紙張書籍到電子圖書,從郵件書信到通話視頻,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已經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常聽見爺爺感慨:小的時候,房子是低矮破舊的茅草屋,孩子們上學很多不穿鞋,有一雙破爛的鞋穿就算是好人家。穿一件打補丁的棉襖上學,上學的土路坑坑洼洼,一陣風吹來,塵土滿天飛。每天天不亮,喝碗菜湯,就餓著肚子上學了。學校連個像樣的大門也沒有,里面只有一兩間破舊的教室。土胚做的墻體,上面還有一道道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的裂縫。操場也只是一片平整的土地,那時沒有什么娛樂項目,只能彈個彈珠。窗戶很小,還是用紙糊的,刮風下雨后,透過它上面的洞,可以看到教室外面泥濘的路面。教室前方,那黑板已經有些泛白,那時的黑板并不是掛上去的,而是在墻上涂抹水泥后,再用墨汁涂上去,這就成了一塊黑板。課桌早已破舊不堪,板凳都是自己帶的,高低參差不齊。地板都是土糊的,一到冬天腳就被凍得通紅。就連這種艱苦的環境,都有很多孩子望眼欲穿,是一種奢侈的夢想。
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走進了復興路,環境比之前大大好轉: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學生也不用像當年那般“苦”讀書。如今的學校路面堅硬平坦,再也不害怕各種惡劣天氣,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擔心下雨時會陷進去。操場的塑膠跑道與草坪上有無數的孩子在嬉戲追逐,盡情揮灑汗水。旁邊有許多健身器材可供娛樂運動,教學樓前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獵獵作響。五層的教學樓、敞亮的教室、大理石的地板、油漆刷過的墻壁、墨綠的黑板、通透的窗戶,讓你一眼就可以看到高大挺拔的松樹。所有的一些都向我們訴說著時代的進步。一排排嶄新的米黃色課桌板凳整齊劃一。觸控屏的到來,更是增加了教學的簡易化、方便化。一排排整齊的書,放在圖書架上,豐富了我們的課間生活,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遨游。在凜冽的寒冬中,空調吹出冬日的暖風。
我們的祖國,曾被西方的狂風掃蕩過、歷史的霜雪封鎖過,戰爭的大火灼燒過,歲月的大雨沖刷過,而他依然屹立不倒。我們的祖國,是一首唱不完的贊歌,一篇寫不盡的美文。而我們青少年,作為新中國的新鮮血液,民族未來的脊梁,要發揚民族精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以復興中華民族為己任,創造更好的未來!
膠州市第三實驗小學
六年級四班 宋佳程
指導老師:朱炳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