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8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韓宋輝)記者昨日獲悉,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銀保監會起草了《關于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并于近日下發給保險公司。《征求意見稿》聚焦民生保險保障供給的擴容,在加快普惠保險、養老保險、健康保障、特定人群保障等方面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征求意見稿》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市場發展環境,推進人身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進一步壓實機構主體責任,建立完善產品開發體制機制,不斷增強企業活力和產品創新動力。
彌補新業態人員保險供給缺口
為了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征求意見稿》提出,保險公司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提供適當、有效的普惠保險產品,大幅提高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面向低收入人群積極開發投保門檻較低、價格實惠、保障責任簡單明確的產品,重點發展保障功能突出的定期壽險、意外傷害保險、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商業保險產品數量雖不少,但是產品形態較為單一,同質化嚴重,產品本身的吸引力不夠,與老百姓的需求有較大距離,存在一定的供給缺口,特別是針對新業態從業人員風險特征的產品供給不足。
針對這一情況,《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要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充分考慮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工作特點,加快開發合適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和各類意外傷害保險產品;與平臺企業加強溝通,通過定制化服務,滿足不同企業多元化需求;滿足軍隊特殊商業保險需求,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研究開發滿足特殊環境、特殊崗位工作人群風險保障要求的保險產品。
加快開發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險
養老保險是當前熱門話題,我國也正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然而,我國養老年金保險規模卻還很小。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養老年金保險保費規模僅551億元,在人身保險原保費收入中僅占2.1%,較發達國家30%-50%的占比相去甚遠。
《征求意見稿》要求,提高老年人、兒童保障水平。一方面進一步提高投保年齡上限,加快滿足7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保險保障需求,適當放寬投保條件,對有既往癥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給予合理保障;另一方面加強老年常見病的研究,加快開發老年人特定疾病保險。此外,圍繞兒童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實際需求,積極開發有特色的教育年金保險、殘障兒童保險、兒童特定疾病保險等產品,加大對兒童先心病、罕見病等的醫療保障。
同時,服務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征求意見稿》要求,圍繞多元化養老需求,創新發展各類投保簡單、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年金保險產品,豐富養老資金長期管理方式。支持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發展,探索在風險有效隔離的基礎上以適當方式將長期護理責任、風險保障責任和養老金領取安排與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有效銜接。
將醫保目錄外合理費用納入醫療險保障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保障需求,《征求意見稿》提出,擴大商業健康保險服務覆蓋面,立足長期健康保障,將更多醫保目錄外合理醫療費用納入醫療保險保障范圍,提高重大疾病保險保障水平。
同時,支持健康保險產品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提高被保險人健康水平。對于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護理需求,《征求意見稿》要求保險公司積極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促進醫養、康養相結合,滿足被保險人實際護理需求。
針對城鄉及各城市間的發展差異,《征求意見稿》稱,保險公司應結合各地區發展實際,探索開發區域性人身保險產品,加大相關附加險、可選保險責任、特色服務等的開發力度,滿足不同地區差異化風險保障需求。例如,創新發展符合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特點的人身保險產品;助力京津冀、長三角協同發展,為人員流動提供意外、醫療等保障。(完)
請輸入驗證碼